思南田秋文化园建设项目
项目所在地:铜仁市思南县
产业类别:其他,文化旅游业
行业类别:旅游业
建设性质:新建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建设条件:1、区域交通条件分析 思南县水陆交通便利。
(1)水运:境内航运以乌江为骨架,通航水域 137 公里。乌江南北向流经思南县境域(流经思南县城),为思南县水运交通创造了条件。明清时期,乌江作为整个贵州与外界联系的交通纽带,思南更是乌江沿线重要的水运交通枢纽点。2017 年 3 月,深能股份—贵州乌江首艘1000 吨级 LNG 动力集装箱船舶在思南新港顺利下水,标志着“乌江-长江集装箱班轮航线”的开始,思南将重新复兴乌江水运,打造贵州乌江和引领贵州乌江航运的一个开端。
(2)高速公路:杭瑞、思剑两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铜遵公路干线横穿县境东西。目前,杭瑞高速连接兰海高速、沿榕高速连接江都高速连接银百高速作为思南与贵阳之间联系的主要高速交通干线。此外,杭瑞高速公路也是思南与遵义市、凤凰古城等旅游城市联系的重要通道。
(3)铁路:都黔铁路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并在思南县城设置有铁路站点。
2、项目周边交通条件分析
项目区域是县城规划区的一部分,距县城中心区不到 3 公里车程;规划区紧靠杭瑞高速公路思南东收费站,与县城区和周边城市都能形成便捷的交通联系。
304 省道从规划区中部南北向穿过,是规划区内部道路串联的基础。
产业条件:《思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着力抓好大文化跨越行动,绽放“黔中首郡”新魅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确立重大产业发展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动文化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资本聚集和科技创新、拓展文化消费市场。
思南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田秋文化园项目的建设,并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了项目用地选址和前期策划论证。
项目位置为思南县城门户和对外窗口区域,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本项目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将规划区打造成思南县文创旅游综合体,传承乌江文化、思南土司文化、教育文化、夜郎文化等重要文化,丰富区域文化体系,推出极具文化特色的思南精品文创旅游目的地。
市场前景预测:通过田秋文化园项目的建设,树立起思南城市文化标杆,将田秋文化园打造成为思南县城市的形象窗口,完善项目地的公共服务设施,提供高质量的“学、教、游、住、购、娱”综合服务,创新产品设计,并结合今后旅游发展趋势,发展特色的文化产业,推出具有思南县地方特色文化标识的文化旅游产品和精品文化线路。将规划区开发成能适应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兼具休闲特色和教育功能的省内一流“文客商”城市综合体。在乌江文化走廊中形成第一个荟萃乌江文化、思南土司文化、教育文化、夜郎文化等要素于其中的,最具代表性、权威性、排他性的文化缩影——“田秋文化园”。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项目选址及规模:1.占地面积:520.00亩 2.建筑面积: 300000.00平方米 3.情况说明:1.项目选址:思南县关中坝社区。2.项目规模:预计总投资90000万元
建设内容:本次项目(田秋文化园)规划区约 520亩。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板块:田秋文化园、文化研究基地、田秋公园和土家族特色民族村。
田秋文化园:建设项目包括田秋文化广场、田秋墓地节点、田秋纪念馆、田秋主题文化廊、文创商业街、书院、停车场等;
文化研究基地:主要项目包括乌江文化研究院、思南土司文化研究中心、夜郎文化研究会以及为整个区域提供接待服务的酒店项目。
田秋公园:利用现状山体资源打造以田秋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游憩公园。主要建设项目包括田秋雕塑、景观亭、休闲平台、栈道等。
土家族特色民族村:主要建设项目包括土家文化广场、农耕文化园、民俗美食街、景观休闲长廊等。
财务指标:1.总投资额:90000.0万元 2.引资金额:90000.0万元 3.自有资金:0.0 4.投资回收期:10.0 5.年销售收入:0.0 6.年利润:0.0 7.投资利润率:0.0%
优惠政策:1.参照《铜仁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办法补充意见》和《贵州省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条例》执行政策优惠;
2.重大事项可一事一议,特事特论;
3.在思南县投资,可享受政务审批一站式、全程代办、限时办结等高效服务;
服务单位:1.名称:思南县投资促进局 2.地址:思南县双塘办事处5楼 3.邮编:565100 4.联系人:杨萍 5.座机:0856-7231220 6.手机:15121695133 7.传真:0856-7231220 8.邮箱:57751792@qq.com
|